党群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天地 » 精神文明 »

追寻七月红色之旅--地质支部延安西安行
作者:地质党支部 江妤    来源:本网     日期:2009-07-23
怀着对历经时代风雨的怀念,怀着对穿越历史精神的探寻,2009年7月9日,我们地质支部一行41人开始了红色之旅—西安至延安之行。
清晨火车到站西安,一出站,雄伟连绵的古城墙立即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早餐过毕,一行人匆匆赶往黄帝陵。天空作美,居然飘了会点点细雨,似乎在为大家的到来接风洗尘。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文明祭祖的圣地。祭轩辕黄帝典礼,是炎黄子孙念祖思亲、追本溯源的盛典。轩辕庙前气势宏伟,湖光粼粼。庙内庄严肃穆,5000多年的“黄帝手植柏”、武帝挂甲柏、毛泽东和邓小平题字石碑、黄帝脚印、广阔的祭祀大殿;黄帝陵山上数万亩古柏参天,柏叶青翠凌云森列,气势不凡。在先祖面前,不惟肃然起敬,拜黄帝陵,走文武道,感受黄帝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出一份力!

行色匆匆中,我们又赶往我国的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拜望黄河母亲。从西安到壶口,是逆着黄河的流向上行,窗外的黄河犹如细细窄窄的带子,有些地方几欲断流,真是难以想象在上游的黄河能有这样雄伟瀑布的出现。3个小时车程过后,眼前平静窄细的黄河突然变得开阔生动起来,再往前行,就听得到轰鸣的水声,循声远眺,只见一片黄雾蒸腾,波浪翻滚,原来上游500余米宽的滚滚黄河水至此,两岸河口骤然收束狭如壶口,河水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浊浪排空,惊涛拍岸,“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就是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千里黄河一壶收,黄河的性格在壶口,被张扬得淋漓尽致。

“一次次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夜色阑珊中,我们又赶赴革命圣地延安,到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达延安,已经晚上10点多了。

第二天清早起床,最先看到的巍巍宝塔,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岁月如梭,它依旧矗立在历史的风雨之中,成为延安时代和延安精神的象征。

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游人如织。从山脚沿小路上去,可以见到建于山腰土坡上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黄土窑洞故居。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黄土院墙,木栅院门,一孔孔拱形窑洞,洞内外简陋朴素,床上还整齐地铺着床单,似乎那些曾叱咤风云的伟人们才刚刚离开。就是在这简陋窑洞里的油灯下,主席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黄土高原的窑洞,成就了中国革命。漫步于毛主席旧居外,向山下遥望,可以看到毛泽东耕种过的农田,山坳里,炽热的阳光投下来,杨家岭的早晨神秘而美好!

中央大礼堂是杨家岭最辉煌的建筑,在这里曾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等许多重大会议。走进大礼堂,当年的会标和主席台的摆设依然如故。就是在这不大的礼堂里,当年战场归来的将军们拍着征尘、点燃烟斗,坐在这些破旧的长条木椅上,和台上的领袖们一起讨论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满怀信心地迎接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铺开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拳声音洪亮地进行了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进行了党性教育。

随后我们又去参观共中央书记处驻地领导军民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旧址--枣园。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树木繁茂,环境清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等人的故居依照山势修建,错落有致。

延安革命纪念馆像一幅历史长卷,把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了当年战士的草鞋、皮带,他们当年和边区居民一道生产劳动用过的纺车、锄头和铁锨,感受到了当年革命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更体会到了走出困境获取胜利的艰辛。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有幸参加支部组织的延安之行,能和大家一起近距离接触延安,感受老区军民当年的艰苦与奋斗,感受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

下午2点我们又匆忙赶回西安。一路上汽车在黄土高原上迀回行驶,窗外连绵的山丘植被茂密,绿树郁郁葱葱,不时闪过的是苹果和梨子林,这与我们想象中黄土裸露、荒凉贫瘠的景象全然不同。这是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沿途之处还见到多处开挖隧洞、空中高架桥的情景,工地上施工车辆繁忙,让人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的热潮。

第三天一早,我们探访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皇家御花园华清池的美丽风景,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更添浪漫色彩。占地20多公顷的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世人的眼前,巧夺天工,造型逼真,让人不禁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是一次生动、深刻的红色之旅,从黄帝陵祭敬祖先,在壶口拜望母亲河,从古都探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辉煌,到延安朝拜革命圣地学习延安精神。历史记忆,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如数家珍”般永远传承的,我们每一代人都任重道远。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会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我们必须不断激发崇高精神追求,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050224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