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工风采 » 水苑讲坛 »

“和谐”单位建设的理性分析
作者:黄晓东 黄水清    来源:黄晓东 黄水清     日期:2007-09-2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责任,单位、企业、家庭就象社会的一个个细胞,只有每个个体实现了和谐,才有全社会和谐的可能。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主体,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和特点,单位的和谐建设更应该有的放矢,立足自身实际,分析自身构建和谐的要素,切实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和谐目标。"和谐社会"的理论层面比较难以把握,会给人空洞的感觉,但是小到一个单位就会比较具体,不难概括出一个单位实现和谐需要把握的基本思路。

一、单位和谐建设的最终目标

总书记对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一个单位而言,笔者认为和谐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政通、人和、业兴。

何为"政通"?从宏观角度来讲,根据历代思想家的政治理想以及社会实践,用我们今天的话语来分析"政通",主要包含政治清明、民意顺畅、官民互信、社会平和等。从一个单位的角度来看,政通主要包括职能明确、政令畅通、班子团结。一个单位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思路,知道应该干什么,什么是自己的责任;在执行过程中要能够流畅地贯彻落实,上行下达、令行禁止;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围绕工作目标一致,努力方向一致,工作中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发扬民主集中的精神。

"人和"顾名思义就是人际和谐。工作中的人际有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群群关系三种,要实现这三种关系的和谐,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党群之间相互依托的"鱼水之情",党领导群众、组织群众,群众愿意服从党、积极参与党、真心关心党;实现干群之间相互尊重的"亲人"之情,干部带领群众、团结群众、关心群众,群众积极支持干部、内心尊重干部、真诚理解干部;实现群群之间相互关爱的朋友之情,朋友之间延彼此信任、彼此帮助、彼此合作、齐心合力。

"业兴"当然就是事业兴旺,其主要应该表现在实现本单位工作职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为社会发展做出本单位应有的贡献。物质文明方面,既要保证单位社会效益的全面实现,完成社会职责,又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从而改善单位环境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精神文明方面单位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建立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体系,营造单位职员的精神特质;政治文明方面实现全单位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心系国家,干部在使用权力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出现违法违纪案件。

二、和谐的要素

单位是一个个体,但"五脏俱全",实现政通、人和、业兴的和谐目标,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机制、舆论、人际"五个要素。

一是以健康的文化为基础。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单位的灵魂。每个单位都应该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全国水利行业精神提出"献身、负责、求实"虽然仅六个字,但是显示了水利人乐于奉献、认真负责、追求真理的精神实质,长期以来赋予了全国水利职工一种自然的精神状态。小到一个单位也一样,文化和谐,单位能够团结一致,职工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有使命感、也才会有努力的发展和动力。

二是以合理的体制为保障。体制的简单解释是关于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一个单位的合理机构设置、明确的管理权限、正确的工作部署直接关系单位和谐,机构设置合理保证了单位职能明确、人员精简,管理权限明确保证了责任明确、层次清晰,保证单位整体纲举目张、井然有序,通俗地讲,就是单位要在工作中使单位自身和每名职员都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三是以科学的机制为关键。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称为管理机制,内部管理结构对单位和谐而言,是水与舟的关系。"水可载舟",管理结构科学合理,有公平的分配制度、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系统的职位升迁规划、有专业的人才终生职业规划、有公正的赏罚政策、有有效的激励政策,那么单位的和谐必然水到渠成;反之,"水亦可覆舟",管理结构混乱,分配不公、工作人员看不到前途和希望、责权利不对等、赏罚不分明等等,都会导致一个单位限入困境。

四是以公正的舆论为导向。一个国家需要有舆论有引导,同样一个单位也需要以舆论为导向。毕竟任何组织机构都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以及学识水平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不同,利益取舍态度的不一,工作能力的高低,容易带来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时有了统一的文化理念、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的运行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单位自身进行公正的舆论引导,以公正的态度和立场,最大限度地缩小部门之间、个体之间存在的分歧和意见,促进大家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五是以和谐的人际为标志。在单位内部,脱去同事关系、合作关系、上下级关系、利益关系等外衣,最本质的还是人际关系。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处理好人际关系相当不易,如果人际关系和谐了,那么单位肯定和谐了。一个单位人际的和谐,体现在职称评定、工作考评、职务任免、待遇增减等方面的考评中,如果在这些关系自身和他人利益的方面的测评结果都能表现公正和客观的话,那么一个单位就是非常和谐了。

三、和谐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现在全社会都在谈和谐,讲和谐,这也导致了很多认识上的误差,盲目地把一些错误的观念当成和谐。

一是大同思想。这种误区主要表现:放弃原则,遇到有原则性的问题时,有些人选择退缩,不拒理力争,还有些人选择随大流,不表时态度;老好人主义,在问题面前,大家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不与人争高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整个人游离于单位发展之外,将单位发展看成是领导的事等等。这些思想的存在短期内好象是选择了求同,但长期以往会造成内部管理的混乱,没有规矩可言。其实,单位建设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参与的,在工作中,每个成员对单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都是不一样,每一种想法和观点对单位发展都是一种参考,都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是平均主义。和谐绝不等同于平均,不是工作分配上的平均,也不是效益分配上的平均。有的单位在遇到难度较大的工作时,往往都能够安排能力较强的人员去完成,美其名日为"能者多劳";在遇到难度较小或者产生利益的工作时,又会以和谐的名义,说"共同奋斗";在遇到效益、奖金、福利等分配时,又都会以和谐为借口,实行平均主义,不敢体现公平,缩小差距。这种和谐反而会加剧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最终不利于和谐建设。

三是避重而就轻。和谐也绝不等同于拈轻怕重,一些单位在开展工作时,责任重大的,往往先放一放;责任轻的,摆在前面实施;矛盾大的,先搁一搁;没有矛盾的,先走一步等等,这种避重就轻的思想,是对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有一种避重就轻表现在工作中重视人际关系和谐,不注重坚持原则;重视分配时的大家高兴,不注重工作完成的好坏,这种表现也极大地歪曲了和谐的意义。(作者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050224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