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天地 » 党建工作 »

防汛一线党旗红——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学史力行”践初心
作者:文/王小占;图/李广彦    来源:综合管理处     日期:2021-09-24

    “汉江上游雨量较常年偏多1倍,其中8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雨量创造了有记录以来同时段的历史最大值……”

    “近一个月内,碾盘山枢纽坝址遭遇7次洪水过程……”

    “9月2日,碾盘山枢纽坝址最大洪峰流量达11700立方米每秒,相比于施工以来历史过境洪峰流量增加了将近1倍……”  
    一波接一波的洪峰,一串又一串的数字,折射出今年汉江秋汛的“威猛”——来势猛、流量大、持续长。面对严峻防汛形势,我院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在院党委正确领导下,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奉献在一线,用过硬技术和实际行动,为我省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安全度汛,筑起了冲不垮的“战斗堡垒”,高扬了永不褪色的先进旗帜,用实际行动检验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汛”情即命令,防汛一线看担当


    8月下旬,新一轮洪峰一波又一波地扑来,超过上下游子围堰工程设计的防洪标准,洪水淹没上下游船闸施工临时围堰,主体工程围堰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工程由施工状态转入全面防汛状态。
    面对滔滔洪水,汉江成为全国防汛的焦点所在。我院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闻令而动,向险而行。

    碾盘山临时党支部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组织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成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度汛的“技术连”“智囊团”,当起了深夜轮班值守、巡堤查险的“逆行人”。

    陈雷同志便是“党员突击队”中的关键一员。他是设代处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工程开工以来,他长期驻守在工地现场。同事们常常戏称他是“铁人”。防汛期间,“铁人”也是“蛮拼的”,忙起来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心里装着的是工程每天的数据、流量水位、度汛措施。
    整个汛期,临时党支部同志们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上午,组织设代处总结研判汛情、参加建管局的防汛会商;下午,到现场巡查,汇总数据分析,制定抢险方案;晚上,值班值守,随时待命。
    有时候,陈雷同志通宵值班。然后,次日天刚亮,他又接着组织设代处防汛工作会,还要到现场参加防汛会商。每天从左岸到右岸的40分钟车程,成了他补觉“充电”的最佳时间。司机说,再颠簸的路程,再响的汽笛,都吵不醒他。虽然日夜颠倒,但他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因为防汛是“天大的事”。

    8月底至9月初的那段日子,整个碾盘山临时党支部可谓进入“战时状态”,每个人都像拧紧的发条,紧绷着劲头,全身心投入防汛这一“天大的事”。

    深夜,设代处办公室、凌晨围堰上的旗帜和探照灯、除险一线的红色救生衣和“白帽子”……关键时刻,碾盘山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们亮出身份、扛起责任、拿出行动,在最险要的防汛部位围堰裹头处插上了党员先锋队的旗帜,主动要求值班值守,甚至明确要到最险要的堤段夜晚值守,直到天亮。

    陈雷说,“防汛关键时刻,每个党员都比平时更加倍地投入工作、更加倍地要求自己。设代处作为驻守现场的技术支撑部门,我们只有准备地更充分,才能在关键处站得更稳,才能让大家有信心相信设计院的品牌实力。”



以巧治“汛”,精准研判战洪峰


    汉江防汛情况复杂,上游河道宽、下游河道窄呈漏斗状,上游河道属于山区,河道陡、洪量大、汇流快,到出口仅有200余米宽,过流能力小,导致了汉江洪水具有洪量大、变化快、水位高、流速急、形势紧等特点。

    此种情况下,如何精准分析计算、科学研判成了防汛的关键。

    从汉江汛期开始,院党委高度重视,院副总工李文峰常驻工地现场,施工专业喻建春、蔡联鸣和罗岚同志也火速到现场增援。每天早上不到6时,李文峰就带队仔细巡查现场情况。围堰上下游边坡陡峭,高差达20余米。并不年轻的李总,从不惧怕,经常带队巡查到深坑处。他说:“巡查要查找关键点,最低点深坑、水潭往往是最先出现险情的地方,一定要尤为注意,切不可因为距离远、巡查不便而疏忽了。”

    根据汉江的防汛特点,李文峰、喻建春提前开始布置,蔡联鸣和罗岚同志对前几年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明渠冲刷情况对洪水过程进行反演计算,调整计算参数,为每一次洪水的提前研判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8月27日,第二轮洪峰流量9800立方米每秒达到坝址处,上游实测水位46.63米。到第三轮洪峰来临时,不少人认为在这个流量下应该还是这个水位。但是,根据我院防汛专家们的分析计算,考虑上一场洪水的影响和下游水位流速的情况,得出了“水位会大幅超过上轮水位”的结论,实时测量第三轮洪峰在9800立方米每秒时,上游水位为47.09米,比上一轮洪峰水位高了近半米。由于防汛专家的提早研判、精准演算,现场及时调整了巡查范围、撤离了相关设备,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四轮洪峰来临时,丹江下泄量加大,同时丹碾区间的唐白河来水也突然加大,坝址突然预报可能出现13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逼近工程的最大导流流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蔡联鸣和罗岚两位同志彻夜未眠,同时间赛跑,与洪水“过招”。在洪峰来到前,技术团队迅速拿出了爆破破堰程序和挖口破堰程序两套方案,把每一步的时间点精确到“分钟”,为现场决策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回望汛期,我院一大批防汛专家奋斗在防汛抢险第一线,不忘初心,学史力行,冲锋在前。他们领衔的防汛技术骨干团队,用精湛技术、丰富经验和身体力行护佑江河安澜、家园安全、百姓安心,无声诠释着我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闻“汛”而动,青年党员冲在前


    今年汛期,恰值新一轮疫情暴发。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成了重点区域,钟祥市汉江大桥封闭,高速公路路口封闭。怎么办?

    考虑到工地正处在建设高峰期,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的青年党员李航、刘翔、王波、胡骏等同志,主动要求留守一线。疫情防控持续高压,汉江又遭遇汛情,几位年轻同志已有近两个月未回过家,钟祥解除管制后他们深知防汛的重要性,克服困难继续留守工地。

    刘翔同志是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的“90后”党员,王波是工程设计分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从2019年开始,他们就常驻工地,平均每年超过300天,节假日无休。刘翔作为项目组泄水闸的负责人之一,防汛期间,他积极承担起防汛值守的任务,还主动把自己安排到夜班。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围堰最近的建筑物是泄水闸左侧翼墙,该处基坑最深、防护最薄弱,也是防汛的重点部位。刘翔每天根据监测的浸润线对该部位反复进行核算,不断优化修正计算成果,提出设计的复核结果。每天防汛会上,业主等参建各方对设计院的技术支撑深表赞赏:“听到设计院复核是安全的结论,就是我们觉得最踏实的时候”。

    刘翔是钟祥本地人,整个汛期他在工地值守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一次。洪水上滩后,在工地值守的他,看着汉江水面,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我们家在外滩也有很多田地,种的玉米和花生估计没来得及抢收,都要被淹了……”。

    王波是枢纽厂房建筑物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每年防汛,他都积极参与。坝址水位上涨后,左岸需要一名值守同志,由于左岸为导流明渠施工工区,一年前就完工了,只有几间破工棚,左右岸在坝址处没有桥梁沟通,路程较远,王波同志主动请缨过去值班,与工地的同志吃住在堤上。     

    洪峰过后,水位逐渐降低,碾盘山设代处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们一刻也没放松。一边持续做好防汛值守和设代服务,一边及时对本轮洪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前几次洪水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时刻为安全度汛准备着。

    大水面前,他们在巡堤查险中“奉献”,在技术保障中“成长”。他们,把防汛一线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课堂,真正做到学史力行、技术为民;他们处置险情,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为抢险提供精准的技术方案和决策参考;他们,日夜坚守,牢记“生命至上”,护佑江河安澜,“护航”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风雨之中,党旗飘扬,党徽闪耀,彰显着设计院党员队伍的铁骨担当。默默奉献在防汛一线的党员干部,成为了碾盘山水利枢纽建设现场最耀眼的一抹红,汇聚起了湖北水院人防汛抢险、智斗洪魔的强大正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050224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