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条穿行于通城县幕阜山脉腹地的隧洞深处,设计智慧与工程力量正为当地重大民生项目——引青济隽工程注入强劲动力。7月7日,随着引青济隽工程1#施工支洞最后一层喷混凝土施工完成,在参建各方的共同见证下,标志着1#施工支洞成功接入主洞,为输水干洞施工打开了全新工作面。
湖北通城引青济隽工程为《湖北省“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规划》鄂东南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工程,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任务为城乡生活供水,以青山水库为水源,新建输水干线自东北向西南自流供水,受益范围包括通城县9个乡镇及崇阳县2个乡镇。公司承担了该项目从可研到实施阶段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施工支洞作为输水干洞的关键辅助通道,其顺利推进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与效率。1#~4#施工支洞长度分别为317m、561m、650m、352m,目前1#施工支洞成功接入主洞,剩余2#~4#施工支洞开挖进尺分别完成29%、40%、77%,全部接入主洞后将新增8处工作面,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按下“加速键”。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初期,公司项目团队多次深入高山峡谷中,为4条施工支洞的布置及洞口设计高程进行反复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统筹考虑工程成本、出渣交通、施工进度、质量,以及不利工程地质、汛期山洪等可能带来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4条施工支洞洞口均为V类围岩,尤其是3#、4#施工支洞洞口为全风化的花岗岩,面对施工支洞洞口“浅埋、全/强风化、高陡”三重地质挑战,传统水利工程做法往往是进行洞口高边坡开挖,不仅破坏生态,更存在因削坡卸荷引起边坡失稳风险。公司副总工李海涛和施工造价院项目团队提出,“通过超前支护创造早进洞条件”,从“大开大挖”迈入“精准微创”时代。4条施工支洞进洞口均采用管棚超前支护,通过17根25m长DN108mm钢管在破碎岩体中精准织网,高压注浆凝固成人工拱壳,均实现顺利进洞,洞口削坡开挖量更是大幅度降低,尤其是1#、2#施工支洞洞口仅在洞脸有少部分土石方开挖。施工支洞洞口进洞方案的突破,在减少了工程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山体原生植被的破坏,诠释并践行了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下一步,施工造价院项目团队将秉承“诚信 奉献 创新”的企业价值观,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发扬优质服务作风,为引青济隽工程顺利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打造造福一方百姓的精品工程、民生工程。
TEL:027-87275763 EMAIL: hbsy_bgs@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