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魏巍,来自生态环境与建筑处,中共党员。7年水利轨迹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思想上,他坚定信念,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党理论学习,使自身理论知识与设计院发展同步,与党组织建设同步,与时代要求同步;工作上,他孜孜不倦,数年如一日地将所有激情与热爱熔炼到水利基层工作中。7年水利光阴,他实现了从毕业生向专业设计人员的转换,专业技术水平从照本宣科到理论结合实际的飞跃;生活中,他朝气蓬勃,积极参与院里的大小篮球赛事,展现了水院年轻人积极健康的运动热情和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面貌。
夯实专业基础,金石为开
刚进设计院,初出茅庐的魏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学院派的他连施工图纸都画不全,出图效率不高,2015年半年工作量仅为40余张蓝图,于是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提升出图效率上。你总能看到他一直埋头在办公桌前钻研图纸,一边向前辈们请教设计难点,一边上网学习画图技巧。他自行制定魔鬼式的提升计划,下班后进行制图训练,提升绘图速度;钻研建筑设计规范条文,提高专业素养;勤跑施工现场,理论结合实践。半年时间,完成75余张训练图纸,9本专业设计规范书籍烂熟于心,他的专业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2021年他的年出图量已达到375张。
2015-2022年,他总共参与工程项目达130多个,其中从可研到初设再到技施阶段项目有40余项,完成建筑部分设计报告90余份,设计蓝图总量达1900余张。凭借专业过硬,踏实肯干,使自己逐渐成为建筑专业的中坚力量。也获得设计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努力攻坚克难,淬炼成长
魏巍建筑学本科毕业,在设计院学历不算高,因此在工作中,他总是虚心请教前辈,持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学习老总处事之道,不断强化自身临场应变能力。面对设计院生产任务繁重,建筑室人力短缺的局面,他主动承担、刻苦钻研,腰口泵站、补元退洪闸、盐卡泵站、大垸子泵站、老新二站等他主要参与设计的大型水利工程厂房建筑拔地而起,见证了他的业务能力水平的稳步提升。
而面对业务中的难题,他总是鼓足干劲迎难而上,荆州市盐卡泵站的外观设计是他遇到的业务难题之一。盐卡泵站地处荆州市经济开发区,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为加快推进泵站建设,业主希望短时间内提供能满足功能需求、展现地域特色的高质量成果。为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缩短设计沟通周期,拿出好的设计方案尽快让业主满意成了首要任务。为此,他多次对项目周边进行了实地考察,翻阅查找大量文献与典故,学习荆楚文化及荆楚建筑特色,再进行深层次分析与解读,提炼文化元素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形成了三个比选方案向业主进行汇报,汇报大获成功,最终“凤凰展翅”理念的主厂房方案被四湖工程管理局业主选中,并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赞赏。从初出茅庐到独挑大梁,他在不断地自我追求和拼搏奋斗中淬炼成长。
扎根扶贫一线,不负韶华
2016年魏巍加入国家精准扶贫队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牢记使命,甘为国家尽心力、为扶贫洒青春。深入十堰市竹溪县纪家山村,他每天用双脚丈量土地挨家挨户地走访,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作为年轻党员的他满满的获得感;协调解决村中各种棘手的纠纷,立足岗位为村民办实事,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满满的自豪感;看到各项产业计划落地生根,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作为下基层的水利人他满满的荣誉感。
扶贫工作队作为村政府、镇政府、县政府、厅机关之间的沟通纽带,这段特殊经历造就了他“接地气,会沟通,善协调”的本领,同时培养他能够精准把握工作核心、高效推进任务进程的能力。而这些技巧与经验也确实为他后来在工作中发光发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一行,爱一行”。入职七年,魏巍一直坚守初心,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现在他依旧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砥砺奋发,笃行不息,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打造新亮点,在水院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开拓进取、不懈奋斗!
TEL:027-87275763 EMAIL: hbsy_bgs@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