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工风采 » 水苑讲坛 »

关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想
作者:《水利发展研究》    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日期:2008-07-17
淡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须臾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是,随着人类的繁衍、城市的膨胀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以致出现了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展。“人的需求即人的本性”,人的自然生存需求、社会经济的需求、精神发展的需求,促使人们为解决淡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作用而探寻新的途径。于是,人类对自身走过的发展道路、对淡水资源的使用方式等进行深刻反思,终于悟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来源于环境保护,而对淡水资源的保护和使用,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发表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此定义在哲学上很有吸引力,各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评说,它几乎涵盖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水利工作者应当从水利的角度来探讨这一定义的内涵,即:我们要努力保护好、使用好淡水资源,使其既能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需求。这就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的驱动力就是人的自然生存需求和社会经济及精神文明发展的需求。从人的“需求”出发,深入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指导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最根本的规律。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要大量使用淡水资源,由于人们普遍缺少节水观念,误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致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以致产生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这样发展经济,与水资源供给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此,只有规范人类的经济活动,才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这就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保护水资源和发展经济的首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第一需求,即人的自然生存需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的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和对抗,到当代的被迫调整和不得不规范人类自身的发展活动,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恰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双方是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互相推动的,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也遵循着这一规律。几百年前,人类还处在封建社会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经济活动量小,用水量少,自然环境处处绿水环绕、青山含黛,尚未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期;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空前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加速繁衍,城市化日趋膨胀,用水量成倍翻番,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环境公害,水环境严重污染,水资源供应渐趋紧张;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两位数的GDP年增长率,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出现全球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出现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的动力不只在经济系统内部,而更在于环境与经济矛盾运动。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就不会发生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关系,就不会产生水资源危机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正是基于此,人类才感觉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才认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水资源危机产生于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水资源危机又要解决于发展,解决于人的自我规范,同样也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是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

水资源与经济的矛盾关系还是运动变化的。脱离具体的发展阶段、发展规范,无论是强调“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还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都是孤立静止地看待水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水资源与经济的矛盾关系也随之互相转化。对一个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为人们思考的首要方面。人们往往不顾自然环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小化工厂、小造纸厂、小制革厂、小铁厂等一哄而上。无节制地用水,无限制地排污,使淡水资源同时出现水量型与水质型短缺的双重危机。例如,淮河中下游因水质严重污染出现了靠着淮河无水吃的大面积“水荒”,“金山银山”有了,碧水青山没了,基本生存条件丧失了,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此时,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经济行为,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节水防污措施,甚至限制裁撤某些企业发展,于是保护水资源就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时为了全局的发展,限制局部地区某些浪费和污染水资源企业的发展,对于局部经济虽然造成一定损失,但却以局部的、暂时的影响换取了全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强调发展并不是脱离保护的发展,强调保护也不是排除发展的保护,二者在时段和范围的变化中不断调整着对立统一的主次关系,直至达到较协调完善的程度。

2 、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力运动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

所谓生产力就是劳动者+生产工具+自然力,进一步注解则是:生产力=具有科技能力的劳动者+生产工具+生态环境自然力。其中,生产工具是以劳动者科技水平高低而发挥着不同的力度,它和劳动者是一个共同的组分,一般称为社会生产力;而生态环境自然力则是独立于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组分,属于自然生产力。生产力的运动过程,首先是劳动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结合。二者的结合是通过社会组织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两条渠道联系起来的:一条是自然环境系统向社会组织系统输送自然资源及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电力、太阳能等);另一条是社会组织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施加社会生产力和输送生产、消费的排泄物。二者是逆向的。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空气、土壤、矿藏等,无不参加人类生产活动。人类生产劳动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需要的消费产品,它体现的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正价值;另一类是人类不需要的消费产品,它体现的是生产劳动的负价值。例如人们在利用植物纤维制造纸张的过程中,在获得具有造纸价值的纸浆的同时,,又不得不排出大量含有众多有害物质的废液废渣;又如在利用煤炭和空气中的氮生产化肥的同时,也不得不生产了CO2、SO2和NO2等排泄物。前者是人类的主动消费,后者是人类的被动消费。尽可能多地生产有正价值的主动消费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种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负的生产价值的被动消费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也是一种生产活动。二者是同一生产活动的两个侧面。生产力运动的基本规律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时间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尽可能好的生态环境。这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一致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应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单纯考虑发展。水资源保护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动力,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在生产力的运动过程中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改变传统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的效率,以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使单方水的产值达到理想程度,正是生产力运动这一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

3、人的道德观念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

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都需要人类“发展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我们共同的未来》)。社会文明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追求人类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之为人的本性。

3。1 树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到近代冲突的历程。远古时期,人类完全依赖自然,人类处于“自然境界”。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处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图利”为特征的“功利境界”。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矛盾和对抗。一方面,机器吞噬人,城市窒息生灵,人被物役;另一方面,人类征服自然,物欲横流,“为我之利”导致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这种冲突既是必要的又是需要节制的。如果没有这种冲突,就不可能有人类今天的繁荣和文明。同样,如果任这种冲突继续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这种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就得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去探寻一种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对抗的关系,人只是自然伟大身躯的一部分,这已是被科学各个门类验证的真理。生物是自然环境不断进化的产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存在着由绿色植物的生产者、草食动物的初级消费者和肉食动物的高级消费者按照能量“十分之一定律”构成的一个完美的金字塔。人在这个金字塔中处于最顶尖部位。正是这种金字塔层层扩大的基座才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少了基座的任何一个层次,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早已注意到了这种大自然的结构关系,因此儒、道两家都提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050224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